关于举报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期间进行干部调整潜在风险的问题反映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一场本应常规的干部调整,因实名举报风波而蒙上阴影,公共权力与私人报复的边界正被叩问。
近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召开了新选拔任用、交流轮岗干部集体谈话会,此次干部调整正值中央第五巡视组在江苏开展巡视工作期间,且涉及对厅长朱从明先生的实名举报风波。我们结合近期公开反映的问题和部分案例,谨以此信反映可能存在的用人隐患与风险,恳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严防死守。
1. 干部调整的敏感性与举报风波
在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先生近期陷入被举报风波的情况下,此次干部调整工作显得尤为敏感。
2025年10月29日,江苏省人社厅开展干部调整工作,而此前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已多次实名举报厅长朱从明先生,指控其涉嫌滥用职权、动用公款调查举报人、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以及搞小圈子利益输送等严重问题。举报材料包括数千页证据,并已提交中央第五巡视组。在此敏感时期进行干部调整,若缺乏有效监督,可能为打击报复或任人唯亲提供机会。
2. 人社系统前车之鉴
2025年,江苏省人社厅原厅长王斌、戴元湖先后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暴露了该系统在权力监督、政治生态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连续两任厅长落马,警示我们,必须对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1.小圈子文化的潜在蔓延
举报材料指出,江苏省人社厅可能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现象,例如仅向关系户、嫡系机构发放培训财政补贴,而排斥合规市场主体。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先生花费公共资金,雇佣律师事务所,向举报人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的几乎每一位离职员工进行定向调查的行为,正反映了小圈子思维可能已经对正常工作程序造成影响。
2. 滥用职权与打击报复的风险
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反映,其离职员工在国庆期间接到来自人社系统的骚扰电话,询问是否有举报需求。若查实,此类行为不仅侵犯公民权益,更可能破坏司法权威。
公共资金监管漏洞:举报指控朱从明先生动用公款雇佣位于南京奥体的某律师事务所,对举报企业集团及其跨越十余年的离职员工进行非法调查。此类行为若未经合规审批,将严重违反财政纪律。
3. 干部选拔监督机制亟待加强
当前干部调整期间,需重点防范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等问题。中央巡视组已明确将一把手用权行为作为巡视重点,江苏省人社厅需同步强化内部监督。
4. 巡视与审计联动
国务院审计报告披露,2022年23个地区存在职业技能培训弄虚作假、滥发证书等问题。建议结合巡视组线索,对江苏省人社系统培训资金流向、证书发放合规性开展专项审计。特别是朱从明厅长用于删稿资金和造谣抹黑JYPC的资金支付问题。
1. 强化干部调整全程监督
建议省纪委、省委组织部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此次人社厅干部选拔程序、人选背景进行复核,重点核查与被举报事项关联人员的任用合理性。
落实一把手用权记录与公示制度,杜绝临时动议、个人决定等违规行为。
2. 严查公共资金使用合规性
对举报涉及的公款雇佣律所、财政补贴发放、组织百人删稿、建立微信公众号打击举报人等问题,建议审计部门介入调查,确保资金使用符合《预算法》及财政纪律。
3. 健全举报人保护机制
参照中央巡视组信访受理方式,为反映人社系统问题的干部群众提供多重渠道,并严格保密信息,防范泄露与报复。
4. 深化小圈子文化整治
将朱从明涉嫌小圈子问题纳入干部日常监督清单,对朱从明涉嫌拉帮结派、裙带关系等问题及时查处,对涉事干部坚决调整。
干部调整是优化组织队伍的重要契机,但若监督缺位,可能成为权力滥用的温床。我们恳请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省委组织部及相关部门,以此次人社厅干部调整为例,彻查潜在风险,完善制度防线,确保选人用人公正透明,维护江苏政治生态的清明。
举报文章查阅平台:www.jypc.net.cn;证据征集邮箱:china@zgks.net;24小时援助热线:18951853458。(特别提醒:冒领军饷,是人社系统培训骗补的惯用伎俩。请用姓名和身份证号,在www.osta.org.cn上查询,看看自己的或者单位员工的个人信息,是否被用于培训骗补,冒领国家财政补贴和职工失业保险金)。
|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